內容來自163新聞
信達系擬設51億地產基金 資本紮堆深圳城改項目
10月29日,信達地產(600657,SH)對外披露瞭一份公告,公司實控人信達資產集合瞭旗下包括信達地產、信達資本、聚信通達、信達國際、前海華建等6傢下屬企業,擬設立總規模為51.01億元的深圳信達城市發展基金,其中信達地產出資7億元。由於基金投向為深圳城改項目,引來各方熱議。《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註意到,前不久成立的中城新產業控股(深圳)有限公司,也是為深圳城改項目“量身定制”。在資本紮堆的情況下,深圳城改是否會變成一場新的財富盛宴?
背靠資管巨頭
從產品設計來看,上述地產基金可做成FOF基金(即投資於基金的基金)或資管產品,以股權、債權或股債結合方式投向單體項目且單獨核算收益,其投資策略與風控模式與市場上的其他地產基金並無太大區別。
公告顯示,信達資本作為普通合夥人(GP),出資100萬元,占基金投資人總出資比例的0.02%。“信達系”旗下其他相關企業均為有限合夥人(LP),其中信達資產出資20億元,占比39.21%,聚信通達10億元,占比19.6%,信達地產與建信投資出資均為7億元,占比各13.72%,信達國際出資3000萬元,占比0.59%,前海華建出資6.7億元,占比13.13%。
實際上,作為中國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巨頭之一,信達資產最早依靠承接與處置國有商業銀行的不良債權起傢,並逐漸發展成為與華融資產、長城資產、東方資產旗鼓相當的金融資管巨頭,業內曾稱其為金融“禿鷲”。2013年,信達資產赴港上市。彼時,除瞭不良資產收購之外,信達資產已掌握瞭證券、期貨、保險、信托、融資租賃以及公、私募基金等多張金融牌照。
按照信達資產上市時的戰略部署,結合旗下多個業務平臺,其推出瞭業務協同戰略,其中包括信達地產借信達資產的綜合優勢打造“金融地產”模式。
然而記者梳理發現,過去幾年,信達地產業務擴張並不明顯,比如2012年至2014年各年度營收與凈利潤均“四平八穩”,其中2014年營收為48.5億元,凈利潤為7.67億元,但其資產負債率一路走高,截至今年6月底已飆升為80%,相比2012年底上升16.5個百銀行房屋信貸利率利率多少免費諮詢試算分點。
去年至今,樓市供需逆轉,傳統地產模式陷入困境,一個典型特征為“地產金融化”與“金融地產化”趨勢明顯。信達地產在今年中報裡說,為打造金融地產模式,其與信達資產的系統協同已取得一定成效,包括與兄弟企業間的業務協同。
房貸信用貸款利率年息利率多少免費諮詢試算資本巨鱷紮堆深圳城改
按照信達地產的表述,上述地產基金將主要投向深圳,其認為該區域城市更新需求大,房地產市場較為活躍,有助於公司拓展項目機會,改善盈利結構,創新業務和盈利模式,鞏固公司對華南區域的戰略投資佈局。
當前,全國樓市的區域分化特征明顯,尤其是今年以來,在多數二、三、四線城市房價萎靡甚至下跌的情況下,北上廣深4個一線城市的房價卻一路飆升,引來不少龍頭房企爭搶“地王”。
中國城市產業發展聯盟主席陳寶存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一線城市中心區的可用土地越來越少,在劃定城市開發邊界的時候,也主要是針對一線城市。現在即便是產業地產,也不準占用耕地,所以這些城市已進入 整理有限的存量土地階段 。”
在陳寶存看來,上述城市的拆遷項目多處在核心地段,土地價值高。但與之對應的是,拆遷成本也高,一般開發商不容易拿下來,而央企或本地國企就具有融資成本低和政商資源雄厚等優勢。
按照深圳規劃與國土委去年6月份發佈的《深圳市城市更新(“三舊”改造)專項規劃(2010-2015)》,規劃期內城市更新固定資產投資(包括拆遷費用和直接投資)預計約3500億元,拉動GDP累計約7000億元。力爭完成3~5個重點產業片區改造,為新能源、生物、互聯網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騰挪空間。
不僅信達地產,許多資本巨鱷已對深圳城改項目“垂涎三尺”。今年7月,由深圳品頌投資、世聯地產、萬科旗下兩個子公司以及號稱“地產私募巨頭”的中城投資共同出資1.6億元的中城新產業控股(深圳)有限公司,在深圳前海註冊成立,背後實際運作人為劉愛明。
劉愛明表示,中城新產業將“重倉深圳”,聚焦深圳市城市更新和產業轉型升級所帶來的一二級地產開發,產業地產,以及產業升級孵化基金、新興金融服務及產業鏈整合機遇等。

新聞來源http://money.163.com/15/1030/01/B74U0M6A00253B0H.html